推旅遊熱點適應市場變化 主動作為展現改革新風

特區政府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經過半年策劃,昨日(20日)公布九個旅遊熱點項目,地點遍布港九新界,能回放香港從輕工業蛻變成現今繁華大都會的香港特色,亦能滿足不同需求的遊客,體現「香港無處不旅遊」的理念,有利於進一步提振香港旅遊和消費。因應時代變化,推進香港旅遊業發展,為經濟注入新的動能,這是香港社會的普遍願望。特區政府的這項新嘗試,回應了社會呼聲,亦體現出政府積極應變求變的新氣象,未來應進一步深化推進,讓改革新風滲入政府運作的各環節。

這次政府推出的九個旅遊熱點項目,從景點本身而言,都是市民耳熟能詳,十分熟悉的地點,不論是中環、九龍城的舊區特色,李錦記、奇華、八珍醬園和益力多的「香港製造」品牌,還是油麻地警署,維園市集,以及市區周邊的四山旅遊等,早已家喻戶曉,有些已經是各地遊客熱門的打卡地點,遇到旅遊旺季和假日期間,更已是人山人海。

這幾個旅遊熱點項目,單一地看並不特別新,但經由政府整體策劃,以香港歷史文化將其串連起來,再運用新的科技,就能讓遊客有全新的體驗,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和感受香港的特色,產生全新的旅遊體驗,相信會產生良好的效應。

這次政府推出九個旅遊熱點,另一項更重要的創新,在於政府打破了過去的「不干預」由得景點自然而然地成為熱點的被動做法,改為主動配合市場發展需要,積極作為,尋找、發掘出受遊客喜愛的熱點,既能凸出香港由漁村發展為現代化大都市的特色,又能配合香港形象和軟實力的發展需要,有策略地推出這九個旅遊熱點,體現了政府積極應變求變的新作風。

隨着網絡商業的普及化,人們的旅遊消費模式已悄然發生深層次的改變,來港旅遊的遊客,已不再滿足於傳統的香港景點,以及購物、飲食式的消費,更多遊客熱衷於深度探索香港的特色,深入市區走訪歷史古蹟,尋找港味的文化氣息,甚至走入郊野海灘,感受香港的自然風光、生態特色。

這種變化一度令香港業界感到難以適應,過往遊客集中來港購物,搶購國際名牌和港產優質商品的時代,似乎已一去不復返,本地商界一再對遊人增加而消費不增,發出慨嘆,但又束手無策,不知如何應變。社會期望政府能帶頭示範,引領本地業界積極地識變、應變、求變,盡快適應新的變化,重新擦亮香港旅遊的金字招牌,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旅遊,並將遊客回升,更好地轉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動能,重振香港旅遊業。

這次政府推出九個旅遊熱點項目,回應了社會的期望,展現出積極作為,主動應變、求變的新作風。期望政府能將這次改革作風,創新求變的做法,進一步推廣至政府施政的各個環節,落實有為政府配合高效市場的理念,推動政府施政展現新風。

最新文章